原因三:公平貿易產品供應少
香港現時有近3,000個公平貿易銷售點,包括小型商店和大型連鎖超市。雖然數字看似龐大,但其實貨品種類不多,較常見的是咖啡、茶葉等。同時,香港幾乎所有大型連鎖超市只引入極少量公平貿易產品,例如本港某大型網上超市提供逾12萬產品,但只有不多於50樣公平貿易產品,比例極少。
故整體而言,公平貿易產品佔香港總產品極少數。即使消費者有意購買,但香港供應途徑有限,確實令公平貿易難以融入市民生活。
筆者:Ho Mei Ying
HKSYU|Social Career Intern
承接上文《什麼是公平貿易?》,今次帶大家認識公平貿易在香港發展情況是如何。
2020年,香港公平貿易聯盟進行「有關香港中學生可持續消費習慣的問卷調查」,透過網上問卷訪問1,684名香港中學生,當中只有約一半受訪者認識到公平貿易是其中一種可持續消費模式,反映普遍受訪者對此有所認識,但並不深入。
上世紀九十年代,公平貿易在歐美的發展漸趨成熟,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orld fair Trade Organization)亦早於1989 年成立,至今已逾30年歷史。作為已發展地區的香港,為何無法興起?
對一件事關注度不高,或許是因為對其認知不多。宏觀而言,香港各持份者大多不重視公平貿易。例如,本港政府沒特別推廣公平貿易,少見相關廣告作宣傳教育,亦無實施任何針對公平貿易產品的優惠政策。
同時,香港企業就推廣公平貿易的態度亦不太積極。有連鎖咖啡台店員表示,公司分店有售賣公平貿易咖啡豆,但其來貨並不穩定或不定期;另外,分店亦提供加4元購買沖調公平貿易咖啡服務,但此服務卻不在餐牌上列明,顧客需要自行查問才可得知這種服務。更重要的是,並非每間分店都售賣公平貿易咖啡豆及提供加4元購買沖調公平貿易咖啡服務。
再者,香港媒體主要報導本地民生議題、社會概況及政治新聞。近年,大部分人都關注COVID-19疫情的消息。比較之下,關於公平貿易的資訊不多。
「貴」是大部分人對公平貿易產品的第一印象。對消費者而言,既然有其他更「抵買」選擇,為何要支付更多去買公平貿易產品?因為在公平貿易的制度下,小農或工人的收入才得保證。
標上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LO」)認證的產品,代表該產品在生產、出口、入口、銷售上監控品牌等過程中,有高於最低公平貿易價格的價錢向農民購買原料,保障他們有合理回報。同時,有關產品亦不含人造色素、糖和防腐劑。有足夠收入下,生產者自然有更多資源提高自身產品的質素。所以,公平貿易產品中的「貴」是讓生產者賺取合理薪酬,並確保產品有一定質素。
我們多數以「零售價」購買一件產品,大家不妨嘗試把公平貿易產品和非公平貿易產品互相「格價」,有時候你會發現兩者的價錢差異未必很大,甚至乎前者未必比後者更貴。
香港現時有近3,000個公平貿易銷售點,包括小型商店和大型連鎖超市。雖然數字看似龐大,但其實貨品種類不多,較常見的是咖啡、茶葉等。同時,香港幾乎所有大型連鎖超市只引入極少量公平貿易產品,例如本港某大型網上超市提供逾12萬產品,但只有不多於50樣公平貿易產品,比例極少。
故整體而言,公平貿易產品佔香港總產品極少數。即使消費者有意購買,但香港供應途徑有限,確實令公平貿易難以融入市民生活。
當大家買得開心、買得盡興的時候,背後可能有一班貧窮國家工人遭受權益剝削。而受全球化影響,這些不公情況也並非離我們很遠,並非與我們無關。
公平貿易除了保障工人之外,還承諾尊重護環境,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減輕對環境造成的損害,達致可持續發展。因此,為己為人或為下一代的福祉也好,請成為世界公民,支持公平貿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