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少數族裔貧窮問題
政府2016年的香港少數族裔人士貧窮情況報告,將近二萬名少數族裔新增跌落至貧窮網,而基層少數族裔的平均入息中位數僅僅過合格線。而根據融樂會的調查顯示,到2022年疫情後期,近一半少數族裔受訪者的失業率,比全香港同期的5.4%, 高近10倍。
相比起日美等國人士,在香港的南亞裔族群,大多屬於低收入家庭,並處於貧窮線以下。何以很多南亞裔家庭都面臨生計問題?香港社會又帶給他們怎樣的挑戰?
筆者:Tasha Wong
CUHK|Social Career Intern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街上不時能夠看到外國人,包括歐美、日韓、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他們長相膚色各異,文化亦大相徑庭——他們都是屬於香港的少數族裔。
根據政府2016年的香港少數族裔人士貧窮情況報告,香港少數族裔人口持續上升,其人口佔比從2011年的2.9%攀升至2016年的3.8%。截至2021年,香港約有619568人為非華裔人士,當中以南亞裔作所佔的比例最多。自十九世紀,作為英國的殖民地,香港的治安人員大多以聘請南亞裔人士爲主,藉以打擊當時香港的貪污之風,因而使不少南亞家庭在香港紮根。
今天,不論是當年在香港紮根的少數族裔家庭,還是後期遷入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士,部分人士正面對各種生活挑戰。本文將會簡述香港少數族裔目前正面對甚麼問題,這些問題又如何直接或間接影響他們的生活等等,而社會的支援又是否足夠?最後,我們作為普通市民,又可以如何幫助他們?
政府2016年的香港少數族裔人士貧窮情況報告,將近二萬名少數族裔新增跌落至貧窮網,而基層少數族裔的平均入息中位數僅僅過合格線。而根據融樂會的調查顯示,到2022年疫情後期,近一半少數族裔受訪者的失業率,比全香港同期的5.4%, 高近10倍。
相比起日美等國人士,在香港的南亞裔族群,大多屬於低收入家庭,並處於貧窮線以下。何以很多南亞裔家庭都面臨生計問題?香港社會又帶給他們怎樣的挑戰?
根據2005年發表的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香港種族歧視研究,有三分之二的少數族裔人士認爲受到社會的歧視,尤其是南亞裔人士。根據學者的研究,香港的殖民歷史更是造成歧視的其中一個因素。香港受英國統治,而南亞裔人士在香港屬於勞動階層。英國白人的高度自我價值和民族優越感在香港社會,尤其是精英階層中内化。相反,其他有色人種則處於弱勢地位,更使深色人種如南亞裔人士有被污名化的跡象(Law & Lee, 2012)。
在香港,對少數族裔的歧視不但在日常社交中發生,更普遍存在於職場上。根據平機會的「有關南亞裔人士對種族之間接觸及歧視經驗的研究」報告,即使是懂廣東話的南亞裔人士,也很容易遭到僱主拒絕聘用;南亞裔人士也較多計劃獲分派「3D」,即危險(dangerous)、困難(difficult)和骯髒(dirty)的工作,且晉升機會也沒有華裔同事高。由此可見,職場上的歧視使他們難以在香港立足。
語言不通也是南亞裔人士求職上的一大障礙。在香港這個接近九成人都以粵語為首要語言的地方,若要融入香港社會,學習粵語是很重要。情況在香港回歸後更為嚴峻,從前高薪職位如公務員只要求英語能力,然而回歸後,中文語言能力備受重視,使那些不擅長中文的南亞裔人士被排除出可聘用之列中。在2016年,全港六千多名在港接受教育的南亞裔兒童中,只有大概一半能夠書寫中文;而根據立法會的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南亞裔人士都不會書寫中文。可見中文能力的缺乏大大增加了他們求職的難度。
上文提到南亞裔人士所遇到的挑戰——貧窮、歧視和語言,很大程度上也反映社會對這些少數族裔的支援未必足夠。
提升香港社會大眾的「文化敏感度」是促進少數族裔融入社會的重要因素。大眾對少數族裔的文化、習俗、語言等都不太熟悉,容易造成偏見,甚至污名標籤。例如有些華人投訴南亞裔人士烹調食物時發出強烈氣味,也不習慣他們身上沾染獨特的味道;政府、學校、公營機構的一些刊物、通告、援助等只有中文,使少數族裔這個主要以英語溝通的社群無法獲悉這些資訊,導致他們即使想尋求援助或是融入社會,都遇上阻礙。這也是社會缺乏文化敏感度的例子。政府、社福機構、學校等都應加強公眾宣傳和教育,促進跨文化、跨種族、跨國籍共融。
融樂會總幹事謝永齡指,政府及非政府的支援都不足以應付少數族裔家庭的需求。尤其在COVID-19疫情過後,不少家庭都面臨失業、家庭問題。
然而,政府目前只有三隊少數族裔外展隊提供服務,專責少數族裔的社工更不足20名,難以惠及逾60萬的少數族裔人口。即使面對生活困難,言語不通和文化差異都使這些族群缺乏求助意欲,尤其是一部分處於弱勢地位的少數族裔女性,遇到問題時大多只會向親友求助。
另外,在少數族裔群體中,社會的各種支援資訊也大多是以口相傳。因此政府要加強對於少數族裔的支援,除了確保他們能有效接收到各種援助資訊,亦需要主動關照高危家庭,避免悲劇發生。
若要徹底根除少數族裔在香港遇到的社會、財政、家庭等問題,除了填補政府政策上的漏洞,更有賴我們每個人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學校、非牟利機構、企業等應進行更多宣傳和教育,加深大眾對少數族群的了解,減少偏見。
請緊貼社職BLOG,我們將會分享以上持份者如何透過義工服務支援香港少數族裔。
其他有關「支援少數族裔」文章:
【支援香港少數族裔】5種義工服務助融入社會:語言、心理、法律、職涯、社區關懷
【少數族裔義工培訓】文化敏感度的重要性與實踐指南|Cultural Sensi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