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NGO數碼轉型】由AI驅動的7步策略,提高機構效率及影響力

非牟利機構|NGO
4
mins read
April 7, 2025
SC Content

由AI主導的香港NGO數碼轉型:策略與實踐指南

踏入數碼時代,當全世界都講「AI 人工智能」,學習如何使用AI幫助工作,從而騰空更多工作時間專注於核心職責的時候,作為經常「一打十」的非牟利機構(NGO)當然都要緊貼AI趨勢。由AI驅動的數碼轉型不但有助提升機構的營運效率,更有助NGO發展更多具價值的服務模式。

早前,社職在一場研討會與近過百名非牟利機構和基金會代表分享AI的應用前景後,收到眾多機構查詢,想進一步了解社職AI對非牟利機構的支援。

本文將幫助你更清楚了解:
・為何用AI?
・用哪個AI?
・如何用AI?

讓你更輕鬆地實現AI驅動的數碼轉型。

(1)理解AI轉型的核心概念

AI轉型(AI Transformation)包含將AI融入至機構的營運、產品和服務之中,從而推動創新(Innovation)提高效率(Efficiency)促進增長(Growth)。這通常包括使用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和深度學習模型(Deep Learning Model),例如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和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對NGO而言,數碼轉型意味著採用新技術重塑營運方式和創造價值的過程。這包括重新思考服務模式、改善營運和提升服務受眾的體驗。AI正是這段過程的重要一角,它能幫助機構實現自動化(Automation)和數據驅動(Data-Driven)決策。

什麼是自然語言處理 (NLP) ?

自然語言處理 (NLP) 是一種機器學習技術,讓電腦能傳譯、操控及理解人類的語言。

什麼是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生成式AI是指一種深度學習模型,能根據訓練數據來生成高質素的文字、圖象和其他內容。

(2)香港NGO面臨的5大AI轉型挑戰

(一)資源限制:預算緊張,難以投資高端的AI解決方案;
(二)技能缺口:
內部缺乏AI專業知識;
(三)數據管理:
數據儲存不完整或數據質素參差,難以用於AI訓練;
(四)系統整合:
將AI與現有系統整合有難度;
(五)文化適應:
各階層要克服對創新技術的抗拒。

(3)7步策略實現NGO的AI驅動數碼轉型

步驟一:排列優先次序

首先,明確知道你的機構正面臨什麼挑戰?例如:
・社工是否被重複性的行政工作淹沒,無時間或要OT才能投入核心服務?
・缺乏創意大腦、撰稿員和數碼營銷專家,難以透過網上推廣機構服務?
・中心缺乏人手協助義工統籌和傳訊,需要一個自動化傳訊工具?

了解這些Pain Points是應用AI的第一步。記住,AI並非萬能,但識得用,它絕對可以成為你得力的協作夥伴,因此先要確保AI是應用於解決機構的實際需求。

建議行動:

・跨部門識別機構面臨的重點挑戰;
・將挑戰進行排序,選擇最急需解決的問題;
・明確定義成功指標。

步驟二:評估資源及設定目標

審視機構或中心現有的資源和能力,設定實際可行的轉型目標。

建議行動:

・評估現有的IT基礎設施和可用數據;
・盤點內部AI技能;
・設定SMART目標,例如「6個月內將社工的行政工作時間減少20%」。

例子:

・機構電腦是否有VPN?
・機構系統是否容許接駁API?
・其他持份者(尤其是服務使用者)是否能輕鬆使用?

步驟三:管理數據及建立數碼管治

建立符合法規的數據管治(Data Governance)措施,為AI應用奠定重要基礎。

建議行動:

・制定數據收集和清理(Data Cleaning)流程;
・實施數據質素的控制措施;
・確保數據安全和私隱保護是符合香港法規要求。

步驟四:選擇技術及建立路線圖

根據機構需求,選擇合適的AI方案,並制定分階段實施計劃。

常見考慮因素:

・是否專為NGO設計?
・非科技專業員工是否容易掌握?
・是否提供本地化支援?
・是否持續學習和改進?

建議行動:

・研究適用於NGO的AI技術;
・制定AI項目路線圖,包括試點(Pilot)、擴展和全面實施階段;
・確定所需的外部支持和合作夥伴。

步驟五:人才培訓及變革管理

正如哈佛商學院教授Karim Lakhani所說:

AI won't replace humans - but humans with AI will replace humans without AI.
(AI不會取代人類,但使用AI的人將取代那些不使用AI的人。)

想輕鬆掌握AI應用,培訓是必須的:培養機構內部同事的AI能力,推行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

建議行動:

・提供AI基礎培訓:讓同事了解AI基本概念和潛在好處,消除對AI的恐懼和誤解。
・鼓勵團隊積極參與AI應用:
不同崗位有不同的工作需要,AI也需要經過調整和Prompt Enengereeing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AI Agent。
・實施變革管理策略:
支援同事採用新的工作方式,鼓勵創新文化,並確保所選擇的AI工具是真正幫助他們工具,而非「為用而用」。

步驟六:分階段實施及反覆改進

從小規模試點開始,逐步擴大AI應用範圍或部門。

建議行動:

・選擇一個低風險但具影響力的項目作為試點;
・收集意見反饋,持續改良AI模型;
・基於試點經驗,調整機構的擴展策略。

步驟七:整合系統及融入AI

將AI整合至現有的工作流程之中,實現全面的數碼轉型。

建議行動:

・與IT團隊合作,確保AI解決方案與現有系統能互相兼容;
・逐步將AI嵌入更複雜的工作流程;
・建立AI生命週期管理機制。

(4)NGO成功AI轉型的5大重要考慮因素

(一)領導支持:確保董事局及管理層理解並支持AI轉型;
(二)財務策略:
從項目資金轉向持續資金支持;
(三)IT基礎設施:
建立靈活、可擴展和易掌握的數碼架構;
(四)創新文化:
推動整個機構參與創新技術;
(五)持續學習:
鼓勵培訓,不斷學習和適應創新技術。

總結:可持續的重要性

AI不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因為科技、KPI、服務會變。為確保可持續成效:

・定期評估AI應用效果:設立明確的KPI,例如服務使用者滿意度、節省文書工作時間等;
・收集用戶反饋:
定期進行員工和服務使用者調查,了解AI的實際影響;
.及時調整:
參考用反饋並根據機構發展需求,持續改善AI應用策略。

開始你的AI轉型之旅:社職AI培訓工作坊

無論你的機構目前處於哪個階段,社職AI培訓工作坊都能為香港非牟利機構(NGO)提供度身訂造的生成式AI培訓,幫助你輕鬆掌握AI應用,推動機構數碼轉型,提升效率與影響力。社職AI培訓工作坊由社職CEO及創辦人 Matthew Tam 親自授課。憑藉其十年NGO經驗及對AI應用與社會創新的深入見解,課程內容緊貼香港NGO的實際需求,確保你學到的技能真正適用於機構挑戰。

了解更多:

【社職AI工作坊】專為香港非牟利機構(NGO)設計的生成式AI培訓|Generative AI

其他相關文章:

【NGO】什麼是AI?為何非牟利機構需要認識AI?

【社職AI研討會】NextGen Nonprofit: AI-Powered Impact|接近過百位社福界代表出席參與!

【AI x NGO】社職6大支援服務幫助非牟利機構應用AI!

非牟利機構數碼轉型有何優勢?|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NGO

NGO數碼轉型一鍵到位,輕鬆管理數據|社職SRM簡介

【NGO】如何選擇合適的客戶關係管理(CRM)系統?|數碼轉型重要步驟

其他「NGO數碼轉型系列」文章

想了解更多專為NGO設計的非牟利機構持份者關係管理(SRM)的詳情,請隨時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完整義工指南】我想做義工,點部署?

【完整SDGs指南】甚麼是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有何義工服務可以參與?個人、NGO及企業可以做甚麼?

【香港社會創新】非牟利機構、義工與企業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Social Innovation in Hong Kong

如何透過義工時數與社職履歷(Social CV)提升升學及就業競爭力?

【NGO】5個中小型非牟利機構正面對的挑戰!NGO如何自救?

【NGO】如何透過管理系統提升義工留任率?|CRM|社職SRM

【NGO】為何非牟利機構要數碼轉型?| 內部營運篇

【NGO】為何非牟利機構要數碼轉型?| 外部營運篇

【NGO】非牟利機構數碼轉型前要想的6件事

【NGO】有關數碼轉型的常見問題|簡易FAQ

【NGO】6大步驟助機構設計推動社會創新的義工計劃

立即透過「社職」搜尋義工機會

[ Where Everyone Gains. ]

透過「社職 Social Career」瀏覽各種類型的義工機會!

>> 瀏覽所有義工機會 <<

或下載「社職 Social Career」應用程式進行搜尋!

電子通訊|Newsletter

* indicates required

參考資料

受篇幅所限,請點撃參考網站/連結前往目標頁面

https://www.ibm.com/

https://www.mckinsey.com/

https://professional.mit.edu/

https://online.hbs.edu/

https://aws.amaz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