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士(3):多支持本地小店
當你支持本地出產的食物時,都有助減少由進口食物的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一些本地小店會出售香港出產的農作物或手工製作的食物,這些食材在生產過程中都比進口貨及於廠房大量生產的產品較為低碳。
大家亦可以多幫襯本地的裸買店,選擇低碳食材之餘,亦可以減少因過度包裝和食物浪費所造成的環境破壞。想知道更多有關本地裸買小店的資訊,可參閱社職「香港裸買店」文章,獲得更多詳情。
延伸閱讀:
承接《甚麼是低碳飲食》講解低碳飲食的好處,尤其是保護環境方面如何做到減低碳排放。今回就分享7個實踐低碳飲食的實用貼士,邀請你一齊展開低碳飲食之旅。
上回《什麼是低碳飲食》提過畜牧業對地球環境有巨大的破壞力。雖然素食未必適合每個人的健康狀況、飲食習慣、文化和宗教背景,但多菜少肉的確是較低碳的飲食之選。
根據綠色和平的資料顯示,以牛肉為例,每公斤牛肉的碳排放量為60公斤,而水果、蔬菜、穀物及堅果等植物性食物,平均每公斤會排放0.3至4公斤二氧化碳。以植物性食物的最高排放量4公斤計算,每公斤牛肉的碳排放足足是植物性食物的15倍﹗
另外,選擇多菜少肉的餐單有助改善健康,甚至瘦身減重。因為植物性食物在膽固醇、脂肪及熱量方面都較肉類低,而且蔬果類食物含豐富纖維,有助腸道蠕動,令腸胃更健康。
延伸閱讀:
一直以來,素食食材離不開菜、水果、豆類和堅果類等植物性食物,以及中式「齋菜」(包括齋滷味)。其實,現時的素食選擇極之多元化,多個品牌都推出素肉或素食的新選擇,例如Green Common的新豬肉和新海鮮、Impossible Meat的素漢堡扒和Beyond Meat素香腸等,甚至一些傳統品牌,例如灣仔碼頭和淘大點心,都推出素餃和素點心。
另外,市面上不少連鎖餐廳,例如麥當勞、大快活、大家樂、譚仔三哥、譚仔米線、Sukiya和溫野菜等食店均陸續開始提供素食餐點。真心一句,在香港食素其實比大家想像中容易得多。
當你支持本地出產的食物時,都有助減少由進口食物的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一些本地小店會出售香港出產的農作物或手工製作的食物,這些食材在生產過程中都比進口貨及於廠房大量生產的產品較為低碳。
大家亦可以多幫襯本地的裸買店,選擇低碳食材之餘,亦可以減少因過度包裝和食物浪費所造成的環境破壞。想知道更多有關本地裸買小店的資訊,可參閱社職「香港裸買店」文章,獲得更多詳情。
延伸閱讀:
為了方便顧客選購和延長食物的保質期,一些商店都會使用過多的包裝去包裹食物,例如蔬菜、水果、肉類和麵包,而且一般都使用即棄及不可回收的保鮮紙、膠盒或膠袋等,結果製造不少塑膠垃圾。作為一名消費者,我們可以選擇購買包裝較簡單或使用可回收包裝的食物,盡量減少製造更多的固體垃圾。
買餸還可以「走塑」減少「碳排放」,最簡單自備「買餸三寶」—— 環保袋、食物盒及食物袋,將購買的食材以食物袋或食物盒包好,再放入環保袋,盡量避免使用膠袋,減低因「買餸」而產生的碳排放。
牛奶、乳酪、雪糕和芝士等常見的乳製品,均是畜牧業的副產品。畜牧業在土地、水源和溫室氣體排放等各方面都對地球環境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從生產到消費者食用的過程中亦留下龐大的碳足跡;因此,減少食用乳製品都有助減少碳排放。
其實想減少食用乳製品並不困難,因現時市面上有不少植物性的代替品,例如代替牛奶的植物奶、豆乳乳酪、純素雪糕及純素芝士等。這些代替品較低碳之外,亦為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帶來新的食物選擇。
食物浪費最終變成固體垃圾,加重堆填區的負擔,亦增加處理堆填區垃圾時的碳排放。再者,生產和購買每種食物都會在地球上留下碳足跡,過量購買或浪費食物,其實是浪費地球能源和資源。奉勸大家要理性購物,實行「食幾多買幾多」,盡用資源,減少浪費,學習做個「惜食」之人。
其他「低碳」及環保系列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