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8個低碳生活方式例子|微義工推介

社區|Community
3
mins read
February 2, 2023

如何從「衣食住行」減低碳排放

8步建立低碳生活態度

想把「日行一善」的微義工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可以從低碳生活做起。社職將從衣食住行四方面,為你提供8個低碳生活方式建議,讓你輕鬆變得「環保啲」,亦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士。

建議一:升級改造舊衣物|低碳買衫

「快時尚」(Fast Fashion)已經充斥市面,又便宜又緊貼潮流的衣服垂手可得,但是由「快時尚」造成的環境影響極大,根據香港環境保護署《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的統計,2017年香港每天紡織物棄置量高逾370公噸,相等於每分鐘丟棄約1500件T-shirt。要減碳,就要減少購買「快時尚」衣物,減低因丟棄衣服帶來的污染。

如果你的衣櫃裡已經有不少「快時尚」衣物,又可以怎樣減碳呢?第一,你可以停止購買;第二,換季時你可以選擇不丟棄過季衣物,而是升級改造,把舊衣物重新調整和設計,「改頭換面」為過季舊衣服注入新靈魂,延續衣物的壽命。

建議二:轉贈舊衣|低碳買衫

轉贈或交換二手衣物,其實是一種「可持續時尚」(Sustainable fashion)的概念。當舊衣物由一個人手中轉交另一個人手中,就會變成另一個人的新衣物,當衣物不斷交換,就是「可持續時尚」。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跟家人和朋友們交換或者直接轉贈衣物。就如大家習慣把小孩已經不合身的衣服轉贈朋友和家人的小孩,大人的衣物亦可以仿效這種做法。尤其是節日衣服,例如萬聖節、聖誕節和新年的派對衣物通常穿著次數非常少,大家可以考慮以交換代替購買。

延伸閱讀:

香港舊物回收|區區有回收

建議三:食物都有分環保、不環保?|低碳飲食

食物都有環保和不環保之分?其實要判斷食物是否環保,可以由食物生產環境、生產方式以及「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 等方面評估。舉例,根據紀錄片《畜牧業的陰謀》(Cowspiracy) 的數據,生產0.25磅的牛肉,就會用掉一般人洗澡兩個月的水量,是十分高碳的食物。而比較低碳的環保食物在生產過程中的用水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較少,例如青豆、番茄、西蘭花、小扁豆、無花果、馬鈴薯和橙等,都是較環保的食物。另外,消費者可以盡量選購本地生產的食物,減少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

同時,你亦可以減少購買過份包裝的食品或到「裸買店」選購。

延伸閱讀:

香港裸買店

建議四:自備環保餐具|低碳飲食

近年,肺炎防疫措施令市民多購買外賣,變相增加即棄塑膠餐具的使用率,導致塑膠廢物大增。雖然,市面上有不少食肆都採用可回收或可生物降解的環保餐具盛載食物,但始終使用即棄餐具無疑令垃圾數量增加。作為消費者,我們可以自備外賣餐具,例如食物盒、杯和麵包袋等,尤其叫外賣時,可主動向食肆提出「走餐具」或「走飲管」等要求,盡量減少製造固體垃圾。

延伸閱讀:

5大塑膠海洋殺手 X 走塑替代品

建議五:選購1級能源標籤的電器|低碳家居

香港機電工程處強制實施的能源標籤計劃,旨在提升市民對節約能源的意識。能源標籤分成5級,如果電器產品獲得1級能源標籤,就表示該電器能源效益最高;如果產品獲得5級能源標籤,就代表該產品能源效益最低。消費者選購1級能源標籤的電器,代表耗電量較少,因此亦較為環保。

延伸閱讀:

5個實現SDG目標7|節約能源貼士

建議六:縮短淋浴時間|低碳家居

眾所周知,淋浴比浸浴更節省用水,但淋浴的時間其實也會影響用水量。由綠色力量於2011年發起的「沖沖五分鐘」活動,鼓勵香港人以每天淋浴不超過五分鐘為目標,減少家居用水量,每年可以減碳78,000公噸。

延伸閱讀:

5個實現SDG目標6例子|認識水足跡及節約用水方法

4個實現SDG目標13例子|香港人的綠色生活

建議七:DIY 家居用品|低碳家居

近年,「手作」是一種潮流,自己製作獨一無二的物品感覺比大批量生產的產品更珍貴。除了飾物,DIY的家居用品亦愈來愈多,例如蠟燭、肥皂、燈、置物架和其他家居飾品等。大家在節日的時候,亦可以嘗試自己製作節日飾物,例如新年、萬聖節和聖誕飾物等,網上有不少簡易的DIY教學可供大家參考。

Minimalist Paik 極簡小白的Youtube影片主要分享整理家居收納,由自己親自落手改造家居,尤其是創意改造收納物品,非常簡潔,適合想改造家居或執屋收納的朋友參考。

建議八:低碳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