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如何支援精神病患者的照顧者?|朋輩支援、輔導及暫託服務簡介

義工|Volunteer
4
mins read
September 19, 2023

情緒支援照顧者的好處和方法

有別於一般的照顧者,負責照顧受精神問題困擾或精神病患者的家人或親友(下稱「照顧者」),有時候他們不需要做很多實質的照顧工作,令他們不會視自己為「真正的」護理者,繼而忽略自己的身心需要。正視照顧者的精神健康,給予他們有效的情緒支援,不但有助精神病患者復元,亦有助其照顧者避免陷入精神健康的危機。

照顧精神病患者的照顧者一般誤以為患者才需要別人的幫忙或需要社區的支援,然而在協助精神病患者復元的路上,照顧好照顧者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當照顧者擁有健康的生活質素及良好的精神健康,他們才可以有效支援患者,協助患者好好復元。

精神病患者的照顧者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例如經常擔憂患者的精神健康狀態、擔心自己無法協助患者、擔憂自己的財政狀況等等。各種問題累積起來後,如果得不到適當的解決方法,或焦慮情緒無法被紓緩,照顧者不禁會被壓力及負面情緒拖垮,導致自己出現焦慮或抑鬱傾向。

精神病患者照顧者面對的4個挑戰

(1)精神健康的困擾
不少照顧者因為擔憂精神病患者的病情,令自己陷入焦慮狀態,出現各種負面情緒,例如失落或悲傷,在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導致身心俱疲。然而當他們忙於照顧患者,難免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忘記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有時候照顧者亦可能會自責,怪責自己對患者照顧不足或無法給予足夠的支援,繼而增加自己的心理壓力。

(2)污名化與缺乏社交
照顧者或害怕別人對精神病的負面標籤效應,例如被親友歧視或不被接納,選擇減少與親友聯誼,失去正常的社交生活及支援,漸漸變得孤獨,與親友關係變得疏離。

(3)經濟壓力
不少照顧者需要長時間陪伴及照顧患病親友,如果患病親友缺乏自理能力或有傷害自己的風險,照顧者需要花更多時間及精神照顧對方的起居生活,例如陪診或代為購買生活用品,不但增加開支,照顧者自己的工作或收入亦有可能受影響。

4)對情緒問題或精神病缺乏認識
如果照顧者對患者的疾病病徵、治療方法及社區支援方法等資訊沒有深入的了解,他們會感到很迷茫及苦惱。在缺乏足夠的知識下,他們會在照顧的路上感到很吃力,無形中產生不少壓力,使其精神健康受損。

為精神病患者照顧者提供情緒支援的好處

支援精神病患者照顧者的4種方法

(1)朋輩支援計劃
在照顧精神病患者的過程中,照顧者需要承受多方壓力,包括社會上對於精神健康問題的負面標籤效應,包括歧視、污名化、排斥等等。社會大眾的誤解會令照顧者感到孤立無助,此時擁有類似經歷的照顧者以朋輩身分分享經歷和應付技巧,可以讓照顧者從「過來人」身上獲得情緒支援,同時他們可以從朋輩的經歷中汲取養分。照顧者多參與朋輩互動小組,亦有助他們結識同路人,在交流過程中緩解照顧的壓力與不安。
非牟利機構如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和新生精神復康會均設有朋輩支援服務,向精神病患者的照顧者提供各種朋輩支援服務。

(2)輔導服務
不少照顧者是精神病患者的家人,如伴侶或子女,如果能夠為照顧者提供家庭輔導服務,可以有效改善照顧者和患者之間的關係,專業的輔導員可以引領雙方坦承交流,互相說出心底話,加深對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和難處;同時,輔導員可以提供專業的意見和相處技巧,有助雙方管理期望和改善關係。
精神病患者的照顧者亦因為長期面對精神、體力及經濟困難等壓力,適時需要外界的支持與幫助,本地非牟利機構如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設有精神康復者家屬資源及服務中心,為家屬和照顧者提供適切的輔助,促進他們的精神健康。香港婦女中心協會亦設有照顧者情緒支援熱線,聆聽照顧者的需要,並提供情緒支援及轉介服務。

(3)暫托及日常支援服務
精神病患者的照顧者需要長時間支援患者,有些照顧者甚至缺乏身邊親友協助,難免出現「困獸鬥」情況。在缺乏私人空間及時間下,照顧者或會身心俱疲,以致精神健康受損。如果照顧者可以找到合適的「喘息服務」(Respite Care),例如使用政府或非牟利機構的暫託服務、家務助理或偶到服務(Drop-in Service),讓照顧者獲得喘息機會,得以抽身處理突發事件、私人事務或放鬆休息。
社會福利署在香港十八區設有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為有需要的精神復元人士及其家人與照顧者,提供一站式的社區精神健康支援服務,當中包括偶到服務、社區精神健康照顧服務、中途宿舍續顧服務(After Care Service)等等。另外,非牟利機構如新生精神康復會和香港婦女中心協會,亦為照顧者提供日常生活支援服務。

(4)照顧者課程
其中一個讓精神病患者的照顧者感到吃力的原因,是照顧者對於患者的精神健康問題缺乏充分認識,以致他們不知道如何幫助患者,令照顧過程倍感困難。香港一些非牟利機構如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特別為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的照顧者設計實務課程,加深他們對該疾病的認識,了解病徵和患者正面對甚麼的挑戰後,學習如何與患者相處,同時練習溝通方法,幫助照顧者有效地支援患者,促進雙方的精神健康。

其他相關文章

照顧者支援平台

【個人參與 vs 企業參與】持份者可以為「熱線支援及支援平台義工服務」做甚麼?

【精神健康】如何為護老者提供情緒支援?|輔導熱線、朋輩支援及陪診服務

【LGBTQIA+】如何支援性小眾的精神健康?關注團體、輔導熱線及義工服務簡介

【精神健康】如何支援學生處理情緒問題?輔導服務、網上支援機構簡介

【精神健康】如何處理親人、朋友、寵物離世後的哀傷?|附哀傷輔導服務資料、機構名單

【精神健康服務】朋輩支援的重要性|過來人的情緒支援、促進復元過程

【精神健康】如何加入義工行列推廣精神健康?須具哪些資格?

【精神健康】6大精神健康義工服務種類簡介

【精神健康Q&A】精神分裂症與思覺失調的分別|常見情緒問題、精神病簡介

【精神健康】情緒有事要睇「心理醫生」?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的分別(附求助方法)

【精神健康】情緒或精神健康出現問題時,為何要盡早求助?

【精神健康】情緒有問題想求助?一文看清提供心理輔導及諮詢的本地機構

【精神健康】4個減壓方法,保持身心靈健康!|你會否有常見的精神健康警號?

其他有關「精神健康」的文章

Disclaimer
只有大眾願意多了解精神病,減少因誤解而產生的種種既定印象,才能有效地去標籤化及去污名化。精神病只是對有關疾病的統稱,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標籤及污名,會令受精神或情緒問題困擾的人不敢求助。因此,提高大眾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度,才能鼓勵更多真正有需要的人踏出求助的第一步。如果你正受精神及情緒問題困擾,並感到無助及害怕,請謹記你並不孤單,嘗試向輔導員、臨床心理學家及精神科醫生求助。

透過「社職」尋找支援精神健康/照顧者的義工機會

你可以透過「社職 Social Career」瀏覽支援精神健康/照顧者的義工機會。

>> 瀏覽所有義工機會 <<

或下載「社職 Social Career」應用程式進行搜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