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SDG目標2?
合力支持食物援助和本地農業
可持續發展目標2(SDG 2)是零飢餓(Zero Hunger),希望在2030年之前實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和促進可持續農業發展(End hunger, achieve food security and improved nutrition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一覽
可持續發展目標2具體目標包括
・消除飢餓,並確保所有人,尤其是貧窮人士和弱勢社群,包括嬰兒,全年都能獲得安全和充足的營養食物
・消除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包括於2025年可實現 5 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和消瘦問題的相關國際商定目標,以及解決青春期少女、孕婦、哺乳期婦女和老年人的營養需求
・使小規模糧食生產者,特別是婦女、土著人民、家庭農民、牧民和漁民的農業生產力及收入加倍,包括透過安全和平等地獲得土地、其他生產資源和投入、知識、金融服務、市場,以及增值和非農業就業的機會
・確保可持續的糧食生產系統及實施有抗災能力的農業方法,以提高生產力和產量,能幫助維持生態系統、加強適應氣候變化、極端天氣、乾旱、洪水和其他災害的能力,並逐步改善土地和土壤質素
・透過國定、區域和國際層面,建立妥善管理及多樣性的種子和植物庫,以保持種子、栽培植物、養殖、馴養動物及其相關野生物種的遺傳多樣性,並按照國際商定的方式,促進獲取及公平公正分享利用資源和資源相關傳統知識所產生的惠益
・透過加強國際合作,增加對農村基建設施、農業研究和推廣服務、技術開發以及植物和牲畜基因銀行的投資,以提高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能力
・根據多哈發展回合(Doha Development Round)的授權,糾正和防止世界農產品市場的貿易限制和扭曲,包括同時取消一切形式的農產品出口補貼,以及所有具有同等效力的出口措施
・採取措施以確保糧食商品市場及其衍生品能正常運作,並確保能獲取實時市場訊息,包括關於糧食儲備、以協助限制極端糧食價格波動
2022年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World Food Day
聯合國將每年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目標是喚起世界各地對糧食和農業發展的關注,各地亦會圍繞每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展開各種推廣活動。2022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 「Leave NO ONE behind」。
講起糧食問題,多數是糧食不足及農業發展落後的問題,常見於發展中國家或貧窮國家裡;但其實已發展國家和城市都有一個糧食問題──「食物浪費」也值得大家關注,皆因食物浪費問題亦會嚴重破壞環境,包括積滿堆填區,生產和運輸食物產生的碳排放等。既然食物供應充裕,倒不如減少浪費,將過剩食物轉贈予有需要人士。
越有錢,越浪費食物?
本地著名綠色生活網站「Green Queen」引述一份丹麥研究(PLOS ONE),調查顯示發展中國家的食物浪費問題多數來自生產過程;而已發展中國家的食物浪費問題多數來自消費過程。換言之,數據反映一個情況──越有錢消費,越浪費更多食物,而且報告更點名提及新加坡和香港兩地。
過剩食物 vs. 剩食 vs. 廚餘
過剩食物(Food Surplus)是指食物供應多於食物需求,但這些食物依然是可安全食用。當過剩食物未被食用或出售,即將會被丟棄時,只要它們依然是可安全食用,都會被視為剩食。
剩食與廚餘的分別可以用「食得」和「唔食得」去區分:
・剩食是指本來是製造給人食用,但沒有被人食落肚的食物,它們均是可再食用
・廚餘是指丟棄之物,例如生熟食物的殘渣(例如生果皮、骨頭和咖啡渣等),均不可再食用的東西
香港浪費食物情況
根據樂餉社的資料顯示,食物佔香港固體廢物的總量1/3,每天有3,353噸食物被送往堆填區,差不多等於233輛雙層巴士的重量。當中68%剩食是來自家居, 32%是來自工商業,估計,香港每年每人棄置71公斤家居剩食;而超市每日棄置29噸可食用食物。 街市每日浪費14噸食物。單是2014年,香港全年因過剩食物所造成的總經濟捐失估計超過6,100萬元。
香港一直存在貧窮或貧富懸殊問題,而貧窮更是導致飢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香港最低工資每小時只有37.5元,早已追不上通脹;再加上近幾年肺炎疫情嚴重打擊香港經濟,不少人都失業或處於手停口停狀態,但物價卻有增無減,如果你有買餸都會發現自己煮隨時比出街食飯更昂貴,令基層市民生活負擔百上加斤。
這段時間,除了政府推出各項紓困措拖之外,本地不少非牟利機構亦獲得慈善基金和社會福利署撥款支持,合力推行多個食物援助計劃,包括:
- 賽馬會逆境同行食物援助計劃
・「自在食」速凍餐自助提取機服務
・「煮飯食」食物包服務
・「趁熱食」熱食飯盒服務
・「馬上食」網上點餐服務
-社會福利署
・眾膳坊食物銀行
・善膳堂
・恩澤膳
・天朗膳糧坊
以上均是為基層家庭及有需要人士建立的食物支援。
本地農業有何支援?
除了食物援助計劃,發展可持續農業亦是有助實現SDG目標2。香港政府為本地農業提供基建設施、技術支援和低息貸款,以協助本地農業發展。
同時,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農署)亦積極推動支持本地農民發展有機耕作,包括設立「有機耕作支援服務」,為有意轉型有機耕作的傳統耕作農民提供建議和技術支援;漁農署亦設立「農業持續發展基金」資助務實、應用為本的項目、計劃或研究工作以協助農戶提升生產力和產量,並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增強業界的整體競爭力。
另外,漁農署亦管理三個貸款基金:(1)嘉道理農業輔助貸款基金、(2)約瑟信託基金及(3)蔬菜統營處貸款基金,為農民提供貸款以協助他們發展和營運農場;另外,漁農署更聯同蔬菜統營處(菜統處)和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推廣本地有機農產的生產及銷售。
本地農業有助可持續發展
發展本地農業為香港帶來多方面好處,一方面可增加本地就業機會,並擴大本地農產品在本地食物供應方面的市場佔有率,變相讓市民擁有更多本地農產品選擇,減低對進口產品的需求,這樣自然會減少運送進口食物所產生的碳排放。
另一方面,增加本地農業亦可以將廢物循環再造、捕集碳排放、改善鄉郊環境的景觀和衞生情況,有助保護自然資訊,增加生物多樣性,絕對有利香港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實現SDG目標2的方法
要實現SDG目標2,每位市民參與食物援助計劃內每一個義工服務,包括有極之適合放工時參與的回收活動,當然還有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以實現「零飢餓」目標。繼續睇>> 5個實現SDG目標2例子!<<
延伸閱讀:
【SDG 2】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2:零飢餓」的義工服務|Zero Hu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