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專業培訓:提升義工能力與參與感

(一)結構化與個人化培訓
新義工需要培訓以快速融入角色,特別在長期或專業性高的項目中。結構化培訓可提升義工的專業能力及參與信心。
實踐建議:
・設計兩階段培訓:
(i)基礎培訓:介紹機構使命、安全指引及基本職責。
(ii)進階培訓:提供專業技能,例如活動策劃或數據分析。
・提供多語言培訓材料(粵語、英語、普通話),適應香港多元文化需求。
・推行「導師配對」計劃,讓資深義工指導新人,提升學習成效。
例子:
・機構C(義務教育):為義工提供「基礎培訓」(機構使命與安全指引)及「進階培訓」(活動策劃與數據分析),提升服務質素。
・機構D(青少年發展):推出「青年夢想計劃」,透過網上課程教授項目管理與溝通技巧,吸引年輕義工。
(二)數碼工具提升培訓效率
數碼工具可簡化培訓流程及追蹤進度,提升管理效率。
實踐建議:
・使用持份者關係管理(SRM)或客戶關係管理(CRM)系統記錄義工報名、培訓進度及參與數據。
・透過Zoom、Google Meet或Microsoft Teams舉辦網上培訓,方便無法親身參與的義工。
・使用Notion、Trello或Asana管理培訓任務,確保流程清晰。
延伸閱讀:
【NGO】為何非牟利機構需要重視學生義工?應如何支援學生義工服務發展?
【NGO】進入「Z世代(Gen Z)」,創新科技與發展趨勢如何推動義工服務發展?









%20(1).png)
